河南商报记者王访贤文/图
10月16日上午,随着第一台车辆的缴费发票已开出,被誉为“黄河第一跨”的国道官渡黄河大桥(简称“官渡黄河大桥”)正式通车,至此,郑新两地间黄河公路大桥增至4座。
官渡黄河大桥是国道东移的咽喉工程,于年9月27日开工。因大桥位于官渡之战古战场,故该桥被命名为官渡黄河大桥。项目起于新乡市原阳县阳阿乡,止于郑州市中牟县万滩镇。路线全长31.公里,按一级公路建设标准设计,总投资39.13亿元。
其中,黄河特大桥全长米,双向8车道是目前我省干线公路最宽的大桥桥面,设计时速公里。大桥收费站双向共24个车道,每侧9个ETC车道、3个ETC/人工车道。
据现场收费站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大桥只允许小型客车、中型客车(19座及以下客车)通行,收费标准是:9座及以下微型小型客车收费15元/车次,10座至19座中型客车收费30元/车次。
官渡黄河大桥是国内首座将体外预应力技术大规模应用的连续箱梁桥,该桥为长联宽幅悬臂现浇预应力桥,其中体外预应力的运用是目前同类桥梁中,国内根数、吨位最多的特大桥。全桥体外预应力共束,根,吨。体外预应力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减少预应力的损失、有效解决大跨混凝土桥梁跨中下挠和腹板开裂等质量通病,提高大桥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该项目的完工,极大缓解了区域交通压力,对于助力黄河滩区脱贫攻坚,促进黄河两岸人流、物流的便捷通行,加快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建设,加速郑新深度融合,带动整个新乡和黄河沿岸的经济发展,推动我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由于国道线东移改建工程与郑州辖区内的省道线互通立交、连霍高速互通立交、郑徐高铁桥涵通道尚未全部改造完成,短时间内不具备货运车辆通行条件。至今年年底,国道东移线与原阳县省道(原省道)线交汇处至郑州市中牟县郑汴物流通道交汇处之间,禁止货运车辆通行。
一、经省道S(原省道S)线、国道G(原省道S)线和国道G东移线往南行驶的货运车辆,请行驶省道S(原省道S)线、国道G(原省道S)线至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通行。
二、经国道G东移线至开封方向的货运车辆,请行驶省道S(原省道S)线、国道G(原省道S)线向开封通行。
(河南商报编辑施尚景见习编辑郭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