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题:温暖“治愈”异乡人
新华社记者
“春节前夕来慰问我们的爱心人士很多,不仅带来了礼物,而且我们来吃早餐时,志愿者还向我们鞠躬致意,并问候我们‘辛苦了’,让人感到特别温暖。”河南郑州市环卫工人郭素玲说,她的老家在河南原阳县,春节期间她要坚守岗位,不回家。
在各地发出过年不返乡的倡导后,很多人响应号召,就地过年。各地纷纷推出一系列暖心之举,让独自在外打拼创业的年轻人、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民工、坚守在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人在寒冷的冬季“温暖过年”。
位于河南郑州市郑东新区如意西路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每天早晨5:30开始为绿化、环卫工人等提供早餐。这几天,中原银行郑州分行未来路支行的20多名工会会员组成志愿者服务队来到这个服务站,为户外劳动者发放馒头、菜、粥等食品,还带来了春联、保温杯、手套、毛巾等送给就餐者。
这家服务站的负责人王瑞瑞说,这些“城市美容师”春节期间仍然要为市民带来干净的环境,值得尊敬。大年初一,会为他们送上新年礼包,不仅有饺子和暖心的礼物,还要给他们发红包。
“这些礼物都是志愿者或公益人士捐助的,他们想在春节期间为这些异乡人送上温暖和祝福。”王瑞瑞说。
在广西南宁市金浦路的工会爱心驿站,现场已经挂起了大红灯笼、贴上了喜庆的窗花,门口的小黑板上写着:免费供应罗汉果茶和板蓝根冲剂。
2月7日,临近中午,环卫工人肖运召在爱心驿站加热自带的午饭。
“今年不回家过年了,留下来工作。”肖运召的家在南宁市马山县的一个村屯,距离南宁市有3个多小时的车程。家乡虽然不远,但今年她选择坚守岗位:“春节人人都想回家,总要有人坚守岗位。”
肖运召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10年。她说:“自从有了爱心驿站,每年的除夕和初一都能吃上饺子,感觉还是很温暖的。”
煮饺子、汤圆,红糖姜水、罗汉果茶……南宁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春节期间,南宁个工会爱心驿站将提供各具特色的暖心服务,为坚守岗位的户外工作者提供温暖的歇脚处。
不仅是户外劳动者享受到暖心服务,很多坚守在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的员工,同样感受到了这种温情。
在货运场站济南南站,今年26岁的刘腾过年期间选择坚守岗位。“我家在河北石家庄,今年因为疫情,我选择留在车站保障铁路工作。”刘腾告诉记者,虽然不回家,但车站的很多举措让他感到温暖。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公司济南车务段济南南站党总支书记赵健说,车站不仅会准备年夜饭,保障留济职工春节期间的饮食,还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基础上,策划了一些休闲项目,包括包饺子、厨艺比拼等活动。同时,车站为职工开放读书室、健身房、健康屋等,丰富职工业余生活,让留济过节的职工感受家的味道。
位于山东济南的小鸭控股集团有多名员工,其中有近一半是非济南籍员工。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李学清介绍,集团从社会专业培训平台申请了研发、营销、管理等线上培训资源,员工每人一个账号,通过员工单机学习方式,开展业务管理水平培训,并根据员工的技能等级,给予员工每月元到元不等的技能补贴。
春节期间,济南市出台政策加强外地职工职业技能培训,鼓励企业利用线上平台组织外地留济员工参加培训,对培训取得初、中、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分别给予元、1元、元培训补贴。济南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孙希军说,通过下发引导企业按规定支付职工加班工资或安排补休等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有效降低人员流动的疫情防控风险,全力保障企业用工、生产持续稳定。(记者邵鲁文、刘金辉、陈露缘、施钱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