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任娜通讯员毛培
“听了你们的介绍,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我深受感动,是检察机关的保护让我们可以安心经营,为国家和人民创造更多经济价值!”10月27日,在新乡市检察院会议室举行的一场护航民企发展座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新乡市糖业烟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买世蕊这样说到。
当天,省检察院、新乡市检察院联合省市两级工商联,共同举办了以“服务‘六稳’‘六保’护航民企发展”为主题的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十余家民营企业家走进地市检察机关,倾听民企呼声,会上发布的典型案例引起在场企业代表的共鸣。
让买世蕊感慨的是今年6月份原阳县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吴某等4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年,吴某等4人共同投资的一家酒店因经营困难以及合伙人纠纷的问题,拖欠了其23名员工共计30万余元薪水,事情反映到原阳县社保局后,吴某很快筹措了10万元资金进行缴纳,但另外三名合伙人拖欠的22万元依然没有解决。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三名合伙人才分别按份额支付了拖欠的工资,23名工人拿到了应得的全部劳动报酬。
案件事实清晰,但在如何办案的检察官陷入了沉思。受疫情影响,酒店今年的经营已经十分艰难,如果此时仅机械地就案办案,企业也很难生存下去。考虑到吴某等4人在主观上并非恶意“赖账”,且到案后认罪认罚,依法对4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田效录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很多民营企业产生了很大冲击,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检察机关有责任为他们纾难解困。
据介绍,今年以来,省检察院在司法办案中用准用好打击严惩和依法从宽两手,精准维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其中,既对危害营商环境的违法犯罪严惩不贷,批捕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黑恶势力犯罪62人、起诉49人;又对相关市场主体涉案的情况从严从细把握、依法宽缓处理,全面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依法不批捕人,不捕率为32.8%;不起诉人,不诉率为14.4%。
“在做好‘六稳’‘六保’、服务企业发展方面,新乡检察机关以独具特色的精准服务,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良好成效。”河南东方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保堆说,希望在今后的司法实践中,进一步细化企业经营中的失误和违法犯罪之间的评判标准,加强针对性的法制宣传,帮助企业家们知法、懂法、守法。
河南创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李喜歌同样建议检察机关多走进中小企业,加强企业法治宣传,帮助企业知识产权维权,同时她还希望加大对化工原材料假冒的打击力度,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只有了解企业所需,我们采取的措施和办法才有针对性,服务才能见到成效。”听着与会的企业家们纷纷提出想法建议,新乡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许晓伟说,我们会认真记录、梳理分析、实化措施,针对性回应好大家的关切,用真情实招为民营企业发展保好驾、护好航,为推动我省经济稳健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编辑:代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