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名字由来
道光四年(年)并仪封厅入兰阳县,并改兰阳县为兰仪县(治今兰考县城)。宣统元年(年)避清帝溥仪讳,改名兰封县。年兰封、考城二县合并,各取首字,得名兰考县(治今县城)。
兰考县今隶属于河南省开封市。
黄河图
黄河自南向北沿西部边界流经兰考。
黄河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黄河兰考段是九曲黄河最后一个大拐弯处,呈“U”字形,因地势险要,素有“豆腐腰”之称。该河段水势凶猛、浪花翻卷,涛声淋满鸟语花香的河滩。站在东岸西望,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情画意立刻展现眼前,令人热情澎湃。该河段的场景十分壮观,为黄河标志性景观之一。毛泽东主席曾于年、年两次到此视察,并向全国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
黄河湾主要包括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宽阔的黄河河道和多亩适宜垂钓的滩地水面,十余里贯穿绿树田畴、野花飘香、风光优美的黄河大堤,区内滩涂湿地、沙丘沙岗等。景区自然景观千姿百态,风光独特,是开发生态、休闲、度假、水上游乐的绝佳去处。根据东坝头黄河自然景观的特征和周边的区域特征,重点开发以黄河中下游景观为主的黄河标志性景区,展现九曲黄河的胜景。
焦裕禄纪念园
焦裕禄纪念园(原焦裕禄烈士陵园)始建于年2月,位于开封市兰考县城北黄河故堤上,7年7月更名为焦裕禄纪念园。
焦裕禄是山东淄博市人,年12月出任中共兰考县委书记。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的面貌,带领干部群众向风沙、盐碱、内涝进行顽强斗争,积劳成疾,于年5月14日病逝,终年42岁。其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受到广泛称赞,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
纪念园主要纪念建筑物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焦裕禄烈士墓、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等,是中轴对称纪念性园林。纪念碑位于纪念园南部的中心,年5月建成。碑高19.64米(寓意纪念焦裕禄同志年逝世),碑正面镌刻毛主席手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访贫问苦”、“查三害”,背面为碑记。纪念碑在四周苍松翠的映衬下,显得洁净无暇。
张良墓
张良墓是兰考县境内的一处历史遗迹。该墓位于兰考县城西6公里的三义寨乡曹新庄火车站南侧,紧靠陇海铁路。墓冢高10米,周围长米,保护区面积平方米。
张良(?-前年)字子房,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其祖为战国时韩国人,祖父与父相继为韩昭侯、宣惠王、襄王和悼惠王之相,有五世相韩之称,为韩国的功勋世家。秦灭韩后张良为报国仇,图谋复韩,结交刺客,曾在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狙击秦始皇未中,后投归刘邦,并成为重要谋士。楚汉战争中辅佐刘邦消灭项羽,建立汉朝后,封为留侯。汉高祖刘邦誉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留侯世家》)。
东昏县(兰考县)西南的白云山(高十四丈,土山无石因每早出白云故名)下有黄风洞,是张良隐居的地方。《兰考县志》又载:张良曾谷于此(白云山),死后葬于此。明成化十八年(年)拓县阎廷臣在张良庙立的石碑记载:汉留侯张良旧茔地20亩,墓东一里有留侯庙,墓长、宽各10步。
请见书院
请见书院在仪封乡政府所在地,历史上曾流传孔子周游列国途经此处,当地乡绅、学士邀请孔子逗留讲学,并竖“请见夫子处”碑纪念。被清康熙皇帝誉为天下第一清官的张佰行,也在当地修建过请见书院,以弘扬儒家文化思想。
据明朝嘉靖万历《仪封县志》记载:嘉靖间,知县张莹、谷凤喈相继建亭,刻“封人请见”语于石,立之亭中。县志《名官》中这样记述:周,封人,仪掌封疆之官也。其人姓名不传,因孔子过此,而请见焉。其所请教虽不可考,然而进见之时则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曾不得见也,其不绝于贤,有素矣”。既见之后,则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是能知圣道之不终废,世道之不终乱,天意之不终忘,斯世可谓智足以知圣人,且知天矣,其贤而隐于下位者欤!”
吴家大院
吴家大院位于兰考县仪封乡中老君营村,始建于清末,分东、中、西三院,占地平方米,西中两院被毁,现存东院基本保存完好。该建筑自南向北留存有二层楼阁式正房,东西厢房,门上砖雕“重门燕喜”,院门为城墙式建筑,下面正中为建在三级台阶之上的大门,墙顶上面有可供人行走的通道、瞭望及防御垛口,墙高约5.5米,厚0.83米,异常坚固。
正房是一座二层硬山卷棚式建筑,面阔三间,建筑在高约2米的砖砌台基上,楼顶是可以瞭望的城垛式墙体,四角耸起砖砌尖角,状似皇冠,正房的墙体厚约0.95米,其坚固程度,建筑风格在古民居中实属罕见。两边的厢房为二层硬山式坡屋顶建筑。高度比正房稍矮。整个吴家大院的建筑外形气势宏伟,高大宏阔,并且在每座房屋的屋檐上都保存有精美的砖雕,堪称一绝,是豫东地区一座典型的清代富家民居。
地方特产—兰考泡桐
兰考县泡桐材质轻柔,结构均匀,不翘不裂不变形,耐蚀耐腐耐高温,是制作家具、模型、乐器的上乘材料。经北京乐器研究所对全国十几个地区桐木板材的研究鉴定,确定兰考泡桐为全国制作古筝、琵琶面板等乐器的最佳材料。
兰考县位于黄河岸边,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在此泛滥改道,形成了大面积地质疏松、透气性能较好的少质土,对泡桐生长十分有利。60年代初,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根据兰考的地理环境倡导栽种泡桐。自那时起,泡桐的种植得到推广,成为兰考县农业一大优势。兰考泡桐是我国八大优良树种之一,生长迅速,当地有“一年一根杆,两年粗如碗,三年能锯板”之说。
地方美食—齐氏大刀面
中华一绝——齐氏大刀面又称“长寿面”,起源于宋朝,发源于盛产小麦的豫东兰考县,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清朝末年,齐氏大刀面的传人齐东魁看到大家这么热爱吃大刀面,就在民间大刀面的基础上大胆地对其进行创新制作。精选优质面粉、鸡蛋清、食盐、小苏打等,经过人工和成,再经过长达1.6米的擀面杖八擀八推八压,使面皮犹如白绫,薄至透明显影,隔面可观报纸;然后右手提刀,左手按面,随着长3尺、宽5寸的大刀的起落,细如发丝能穿针、长而不断、用火一点就着的大刀面就制作而成。水开下面,面条浮起即熟,只用十几秒钟,细如线,晶莹透明,柔韧滑润,口感清香爽口,食而不腻的一碗大刀面就出锅。夏季,用蒜汁、香醋、芝麻酱、小磨油、姜末、葱花、香油凉拌,营养丰富,清香爽口,味道鲜美;冬季,浇上用鱼、虾肉、大葱、生姜等名贵调料,慢火精炖而成的汤汁,醇香可口,味道宜人。
后序
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是汉初三杰张子房的魂归之地。
大美河南、大美开封、大美兰考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