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原阳县农业农村局指派专业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开良方”,引导群众开展灾后自救工作,抢抓天气晴好有利时机进行改种补种作业,力争降低灾害损失。
8月23日,在原阳县太平镇受灾田地里,种粮大户贾庆礼望着自家两个地块补种的刀豆苗和青储玉米苗,充满了感激之情。
太平镇是原阳大米的主要产区之一,贾庆礼是当地的种稻大户,更是被当地人亲切的称为“原阳米哥”。十多年来,他在水稻种植、产业致富这条道路上,走出了一条让乡亲们交口称赞的“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了自己的“岁岁丰收、东衙稻香”的梦想。“原阳米哥”种出的富硒大米,为原阳大米在新时期注入了新活力,把最好的水稻,种在了最美的家乡,带动了父老乡亲发家致富。
然而今年的太平镇,却不太平。因为一场暴雨的侵袭,田间地头的庄稼受灾严重,夏收后种下的水稻,也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面临着绝收的危险。望着田间东倒西歪的水稻,太平镇的农户们一筹莫展。
为了应对此次灾情,原阳县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组织抽调专业农技人员,下沉各受灾乡镇,分作物、分地块、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群众开展农业生产自救工作。
原阳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师学文亲自来到太平镇,为老乡们排忧解难。师学文说:“目前,我县绝产绝收地块大部分已经进行了改种补种,对于这些地块要加强管理,主要是松土中耕,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保苗、养苗、护苗。要多进行根外施肥,促其生长,还要注意苗期病虫害防治,在有限的40——50天时间内好好管理,争取有一个好的收成。另外,对于其它受灾地块,也要加强中后期管理,多喷施液肥,缓解因水灾造成的后期脱肥现象,也要特别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有了专业的技术人员作指导,贾庆礼和乡亲们眉间的疙瘩终于舒展开来,看着新种下的玉米苗、刀豆苗,乡亲们的心头又重新燃起了收获的希望。贾庆礼高兴的说:“农田里来了农技人员,我们老百姓吃上了定心丸,从8月初开始改种补种,你看,俺家补种的玉米苗长势多好啊!”
截至目前,原阳县农业农村局共出动专业技术人员余人次,发放技术指导明白纸5.2万份,全力做好农业生产恢复工作,确保农户秋粮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