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年,刘邦统一天下,以“汉”为国号,建立了统一的西汉王朝。在此之前,华夏大地历经了长达四年多的楚汉战争。
每当人们回味这段历史时,都会有后人发问:最终的赢家为何是刘邦?原因在于,相较于项羽,刘邦更懂得知人善任、识别和笼络人才并倾听他们的意见。而每当我们夸赞刘邦身上的这些优点时,总免不了要提到“汉初三杰”:韩信、张良和萧何,他们是刘邦善于用人的典例。其实,除了这三位之外,西汉王朝的建立还离不开一位重要人物——陈平。
陈平,阳武户牖乡人,即今天河南新乡原阳县人。他曾追随过魏王、项羽,但都得不到赏识,直到遇见了刘邦,才得以施展抱负。后人将他的功绩总结为六点,即“六出奇计”为刘邦夺取天下。这六条计策分别是:离间项羽、范增、乔装诱敌、拉拢韩信、联齐灭楚、计擒韩信以及解白登之围。
△陈平
年少时,陈平就展现出高远的志向。有一次,陈平被相邻推举为社宰主持祭社神,主要工作就是为大家分肉。陈平把肉分得很均匀,父老乡亲们夸赞他很称职。陈平感慨道:“倘若有一天我有机会主宰天下,也定能像分肉一样恰当、称职。”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立魏咎为魏王。适逢天下变革,陈平立志出乡做一番大事。他先是投奔了魏王,然后又来到项羽手下做谋士。
公元前年,殷王司马卬(áng)背楚降汉,陈平被项羽封为信武君,攻打司马卬夺回殷地。而后又遭到刘邦东征,殷地复失。这使得项羽大怒,陈平害怕自己被杀,就偷偷溜走了。陈平离开项羽,并不只是因为怕死,而是因为他看透了项羽的本质,始终对手下存疑,这样的人不值得卖命。
经过魏无知的推荐,陈平与刘邦相见,两人商讨天下局势十分投缘。刘邦重用陈平引起了其他将领的不满,他们指责说陈平几经叛主,这样的人没有信义可言。这些话倒是提醒了刘邦,他便质问陈平。陈平坦然地说:“我投靠魏王,但魏王不能用我;我投靠项羽,项羽也对我不信任。我听说大王善于用人,所以才来投奔。如果大王对我有所怀疑,我大可以现在就走,从此老死故乡。”
寥寥数语就打消了刘邦的疑虑,从此,刘邦对他十分重视,对他的意见也多有采纳。
公元前年,楚汉战争达到高潮,刘邦被围困在荥阳城,外援与粮草被割断,向项羽求和未许。如何化解危机?刘邦询问陈平。陈平了解项羽,他知道项羽对人多有猜忌,便利用这一点,用重金买通楚军将领散播谣言。
不久,项羽便怀疑亚父范增私通汉王。陈平不只是想引起项羽的猜忌,而且还想将范增除掉。一次,项羽派使者来到汉营,陈平以上礼相待。但听到使者是项羽派来后,陈平故意说:“我还以为是亚父范增的人呢。”随后,陈平撤去上等酒席,将使者领到简陋客房,改用粗茶淡饭招待。并表现出一副不高兴的样子,扬长而去。
使者受此羞辱,回去后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项羽。这让项羽更加确信范增私通刘邦。陈平的离间计奏效,项羽再也不听范增的计策,两人之间的距离越发疏远。范增听到外传的谣言,明白项羽已经不信任他了,便哀叹着告老还乡。谁知,到了彭城,范增得了重病,不久便一命呜呼了。
范增死后,项羽明白自己中了离间计,大怒攻打荥阳。陈平心生妙计,让刘邦给项羽写了一封诈降信,约项羽在东门相见。与此同时,陈平找来一个貌似刘邦的将军纪信假扮汉王,让他假扮汉王的样子出去诈降。等到项羽发现乘车从东门出来的人不是刘邦时,真正的刘邦已经趁着混乱,在西门杀出一条血路逃往关中了。
公元前年11月,刘邦受伤正屯兵在广武,与楚军相峙。而此时的韩信在齐地打开了局面,节节胜利士气正盛。韩信派使者前来请求刘邦封他为假王(代理)。刘邦心想:自己还正处于困局,你非但不来救我,还想称王。便不由得对着使者破口大骂,刚骂了几句,陈平就在桌案下踢了刘邦一脚。刘邦被打断,马上领会了陈平的意思,连忙改口说:“大丈夫既平定诸侯,要做就做个真王,何必要做什么假王!”
原来,张良、陈平二人此时正坐在汉王身边,他们知道韩信是文武全才,此时正手握重兵。刘邦就算是想要阻止他称王,现在也没有这个能力。这件事如果不能处理好,怕是要引起兵变。到时候韩信自立为王,与楚、汉成三足鼎立之势,汉军便又树一敌。那到时天下的局势就不好说了。所以,陈平赶紧提醒刘邦不可冲动。与其反对,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拉拢韩信的力量。于是,刘邦封韩信为齐王,得到韩信的尊敬,成功地将韩信归拢到自己身边。
得益于韩信的军事才能,刘邦得以终结楚汉战争,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刘邦称帝后,论功行赏封韩信为楚王。但不久后有不少人向刘邦告发韩信要谋反,并请求刘邦发兵灭了韩信。
此时,张良已经功成身退,刘邦身边只有陈平一个最重要的谋士。陈平念及旧情,本不想出主意。但随着刘邦一再追问,并扬言自己要派兵攻打韩信,陈平这才开口。他反问刘邦:“陛下的军队比韩信的军队厉害吗?陛下的战将还有比韩信更强的吗?”刘邦沉默了,的确,这两个问题,他都不能给出肯定答案。
这时,陈平说:“陛下现在的军事力量不如韩信,一旦出兵攻打他,胜负难以预料,届时局面将一片混乱。”刘邦听罢,很是着急,他问陈平有何应对之法。陈平向他建议以出游之名在陈州会见各路诸侯。陈州属于韩信的地盘,到时他肯定回来谒见,趁此机会将他捉住,也免了大动干戈。
刘邦依计行事,果然擒住了韩信。之后,韩信贬为淮阴侯,留居京城,再不能有所作为。陈平巧妙的一招,化解了王朝危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安定。
汉朝刚刚建立之时,国内尚未稳固,塞外战机四起。长城北面的匈奴乘机南下,侵扰中原大地。公元前年冬,关中警报不断传来,为应对危机,刘邦亲率32万骑兵与敌作战。
结果被匈奴冒顿单于及其四十万精锐骑兵包围在白登山。汉军饥寒交迫,危在旦夕。被围到第七天,陈平心生一招“美人计”。他见冒顿单于对新得的阏氏十分宠爱,朝夕不离,就想从阏氏身上打主意。陈平让使臣献给阏氏许多金银珠宝,还附带一幅美人画像,画像上的美人即将进献给冒顿单于。
阏氏见了画像,生怕美人和她争宠。就对单于吹起了枕边风:“汉帝被围了七天,但大军却未慌乱,想必是有神灵在相助,虽有危险但最终会平安无事。你何必违背天命,将他赶尽杀绝呢?不如放他一条生路,以免日后灾难降临到咱们头上。”单于将信将疑,第二天传令撤兵。
陈平用这一妙计,使匈奴退兵,刘邦逃出重围,一场大难消于无形之中,说是挽救了整个汉朝也不为过了。
这之后,陈平还智释樊哙、消灭吕氏力量、安定刘氏后裔,保全了汉朝社稷。公元前年,陈平去世,谥号为献侯。他生前这样评价自己:“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
“阴谋”之意,更多的是看透人心和世事的超然。纵观陈平一生,他的成功多是源于审时度势以及对人性的利用。功成之后,他明哲保身,协调各方力量,维稳大局。
从历史的角度看,陈平用自己的智慧推动了统一的西汉王朝诞生,并及时阻止外戚专政,为延续西汉统一并为后来的汉武盛世打下了基础。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