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咺,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在卫国国君的废与立这个问题上,其前后表现,非常奇怪。就因为他这种奇怪表现,导致儿子与自己,都付出了血的代价。
一、晋国入侵,卫成公逃亡
为了解除楚国对齐、宋两国的威胁,晋国决定攻打跟从楚国的卫国和曹国。晋文公五年春天,晋军迂回到卫国南面,北渡黄河,出其不意,一举占领卫国五鹿(今河南濮阳县南),都城楚邱(今河南滑县东)随时都有被攻下的可能。
卫成公派人求和,晋文公不答应。逼不得已,便带上宁俞,躲避在一个叫襄牛的地方(贱土之盟时转移在陈国)。
晋文公本要一举灭了卫国,大夫先轸认为,灭亡卫国很容易,想哪个时候消灭就哪个时候消灭,但暂时不合适,建议先移师攻打曹国。于是攻破曹国都城,俘虏了曹共公,关押于五鹿。
晋军攻占五鹿二、为了取信,元角入质
楚国为救援卫、曹两国,北上跟晋国会战于城濮(今天河南省荥阳县西北),晋国获胜。同年五月,晋国为主,在一个叫“贱土”的地方(楚邱西面,今河南原阳县),召集各诸侯国开大会。参会的有晋、鲁、齐、宋、陈、蔡、郑,以及一些更小的小国。
秦穆公从来没有参加过这种大会,没有出席。卫成公,躲避在襄牛;曹共公,关在五鹿;也都没有出席。此次大会,周襄王亲自出席,册封晋文公为盟主,晋文公成了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个霸主。
由于卫国没有获准参加大会,卫成公很担心会被盟军攻打。这时,宁俞建议卫成公,把国君位置暂时让给弟弟叔武,由元咺(縠)辅佐,换取能去参加大会。只要能获准参会,相信叔武一定会争取让卫成公复位。
卫成公就派孙炎,把宁俞的想法告知叔武。叔武同意以代理身份出席。并要孙炎转告卫成公,等参会时一定会求晋文公,帮助复位。
为了让生性多疑的卫成公放心,不至于认为叔武会弄假成真。元暄主动提出,让自己的儿子元角,同孙炎一起去汇报,并留在卫成公身边作人质。
宁俞建议让叔五武暂时代理国君三、歂犬进谗,冤杀元角
公子歂犬私下对元咺说:“国君的不能复位,大概率可以预料得到。你干嘛不把让位一事,公开告诉国人,以假当真,趁此机会拥立叔武为国君而自己做宰相呢?这样晋国人一定高兴。你借助强大的晋国治理卫国,卫国就是你跟叔武的了。”但元咺没有答应,说“叔武不辜负哥哥,我不能辜负叔武”,并说这次参会一定争取让卫成公复位。
话已说出,收不回来了。歂犬担心,卫成公一旦复位,元咺会把他的话告诉卫成公,那就有麻烦。于是就悄悄到陈国拜见卫成公,污蔑说:“元咺准备拥立叔武为国君,正在寻找晋国支持。”
卫成公本就疑心很重,于是问孙炎。孙炎回答说:“我不知道。元角现在在您这里,他父亲有什么动作,肯定会知道,怎么不问元角?”元角回答说根本没有这回事。宁俞也说:“元咺如果不忠于您,怎会派儿子做人质?请不要怀疑。”
之后,歂犬在没有旁人在场的时候,对卫成公说:“元咺为防止您复位,已经谋划很久了。他派儿子过来,不是对您表忠心,而是要监视您。如果他们真的是要去乞求晋文公,帮助您复位,则他们一定会找理由推辞,不出席大会,改由您出席;如果他们出席大会,则是为了帮助叔武正式继位。”
孙炎汇报的,跟歂犬说的完全不一样,卫成公不知道哪个说的对。就派人偷偷打听盟会情况。
果然,元咺陪同叔武没有推辞就出席了大会,他们先拜见了晋文公,以代理国君的身份,而后在盟书签字时,叔武代表卫国在盟书最下面签了字。会后,晋文公想带叔武拜见周襄王,想让叔武代替卫成公,正式担任卫国国君。叔武、元咺都不愿意,跪下给晋文公磕头,苦苦哀求,要让卫成公复位。
派出人员看到元縠陪同叔武出席了大会,并且还在盟书上代表卫国签了字,根本就没有了解到叔武、元咺是如何费尽心机,苦苦哀求晋文公同意让卫成公复位的,立马就回去汇报给卫成公。
卫成公一听到派出人员的片面汇报,非常气愤:“叔武果然自己当了国君!”并大声骂道:“元縠背君之贼!自己贪图富贵,扶立新君,却又使派儿子来看我动静。吾我怎能容忍你们父子呢?”元角正要分辨解释,卫成公拔出佩剑一挥,元角头已落地。
元角的随从人员,慌忙逃回去告诉他父亲。元縠听到后,说:“儿子的生死,是命啊!国君虽然辜负了我,我怎能辜负叔五呢?”
旁边的司马瞒对元縠说:“国君既然怀疑你,你怎么不辞职离开叔五,以表明你一片忠心呢?”元縠叹气说道:“我如果辞职,谁来帮叔武一起守护卫国?杀死我儿子,是私人恩怨;守护卫国,是国家大事。为了私人恩怨而耽误了国家大事,不是臣子报效国家的行为。”
元穀于是把情况给叔武做了汇报,用叔武名义向晋文公上书,请求晋文公同意让卫成公回国复位。
元咺派儿子跟孙炎同去,以做人质四、不守信用,冤杀叔武
接到叔武请求让卫成公复位的书信,正好陈穆公也派使者帮忙说情,晋文公就同意了。叔武收到晋文公同意的书信,急忙安排车骑到陈国,迎接卫成功回国复位。
歂犬对卫成公说:“叔武代理国君很久了(两年),跟邻国关系又搞得很好,这次来迎接,会不会有什么圈套?不能不防备。”卫成公回答说:“我也很担心呢。”
于是安排宁俞先回楚邱城里打听,得知叔武每次主持朝政时,主座位都空着,留给卫成公,自己只坐次位,并无歹意。于是跟元咺等大夫一块碰头,约好卫成公入城时间。
歂犬担心叔武兄弟相逢,叙出前因,自己阴谋败露,就怂恿卫成公提早入城。自己更是一马当先,给卫成公进城打前站,远远望见前来迎接的叔武,便弯弓搭箭,飕的射出一箭,把叔武射死。
元咺听到叔武被杀的消息,大吃一惊,认定是卫成公唆使歂犬杀叔武的,便大骂道:“无道昏君!枉杀无辜,天理岂能容汝?吾当投诉晋侯,看你坐位可稳?”连夜逃跑去找晋文公投诉。
元咺向晋文公投诉五、拥立新君,元咺被杀
元咺找到晋文公,把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哭诉一遍,晋文公听了后非常震怒。为了警戒这种不义之举,当年十月,在晋国的召集下,在温地又开了一次诸侯国大会,到会的有:晋、齐、宋、鲁、蔡、秦、郑、陈、邾、莒,共是十国,周襄王也出席了。
大会期间,卫成公被招到温地问罪,由晋文公主持展开辩论。卫成公部下士荣、鍼庄子为代理被告,元咺为原告,经过反复辩论,晋文公认为原告胜诉。士荣身为士法官,断狱不明,给与斩首;鍼庄子不发一言,自知理亏,减轻一等,给与“刖足”,把脚砍去。事件跟宁俞无关,不予处罚。卫成公装入囚车,押送京城,听从周襄王处理(后来死里逃生,躲过一劫,回国复位)。
卫成公在京城囚禁期间,元咺回国,拥立叔武弟弟公子瑕为国君。后来卫成公在宁俞的辅佐下被释放回国,宁俞得知周歂、冶廑两人,拥立公子瑕有功不被提拔,因而唆使他们杀了元咺和公子瑕。
奇怪的元咺元咺真的奇怪:
第一:当初那么坚决拥护卫成功,就算儿子被杀也不改初心,干嘛不一条路走到底?
第二:既然后来会改变主意拥立叔武的弟弟,何不当初就听从歂犬的建议拥立叔武?
第三:自己儿子死了,似乎与他没有关系,表现得云淡风轻;叔武,一个跟他毫无血缘关系的人死了,却郑重其事,为之抱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