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会和过渡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如何在乡村振兴中起好步、开好局,靳堂乡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启动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检验新一届村“两委”干部干工作的“磨刀石”,通过近十天的人居环境大提升行动,使全乡的人居环境迎来了“化蝶”之美。
在宣化堡村和屈胡洞,村内的主干街道通过近一周时间的打造,全部加宽铺设了便道砖,每家每户门前安装了别致的石栅栏,使村内的人居环境迅速到得提升。宣化堡村党支部书记曹战卫介绍:在整治之前,有很大的畏难情绪,经过一段的党史教育学习,使自己领悟到了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的奋斗之路是多么的艰辛,就下定了彻底整治的决心,现在看到整治后的样子,才感觉到这才是对群众支持最大的回报。
在东脑村和刘庄村也是同样,道路两侧的护水坡清理了,家家户户门前的石栅栏装上了,街街巷巷的路面加宽了,短短的十天时间,村内的环境来了个大变样。东脑村党支部书记费生旺感慨万分:人居环境提升不仅得到了群众的拥护,更多的是在这项工作中让我们找到了开启乡村振兴工作的新方向和新思路,虽然有困难,但在推进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群众对扮靓美好家园的支持和期盼,这项工作干的很值!
连日来,在靳堂乡的各个行政村,党员群众齐上阵,清路障、开沟壑、垫路肩、铺路沿,拉开了一场人居环境整治的“大会战”。乡党委借助党史学习教育,向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提出了“三问”:一问为什么要当村干部,二问如何证明能胜任,三问任期内想让群众如何评价。“三问”的考验,激发和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无论基础相对较好的堤北村,还是环境较差的滩区村,村村想办法、天天见行动,使全乡的人居环境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提升。
位于滩区的薛厂、郝庵、包西等村,由于村庄没有合理规划,加上本身的底子薄、基础差,环境整治始终是个“老大难”,此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各村同样想办法、下决心,因村施策开展人居环境大提升。伐树清障、垫路铺砖、绿化建园,迈出了人居环境“根治”的第一步。靳堂乡各村的人居环境整治从难到易、从被动到主动、从痛下决心到初见成效,就犹如“破茧”时的痛,在经过蜕变后,终将迎来“化蝶”后的美。
(来源:原阳融媒发布:人民智作平台张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