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原阳,河畔稻乡。每年夏天,就是原阳最美的季节。黄河大堤以北,无数稻田,现状各异,规整不一,成块联片,像一幅幅美丽壮观的彩绘画,美不胜收。走近原阳县太平镇的田间地头,一眼就能看到很多稻农忙碌着插秧、拔草,田野里到处是夏耕夏种的繁忙景象。其中,就有我们的原阳米哥——贾庆礼。贾庆礼,是原阳县太平镇东衙寺村一个土生土长、普普通通的稻农。身躯略显佝偻他,站在稻田中,并不显眼。但凡是认识他的人,都会觉得他有着原阳人最本质的色彩,那就是温暖又憨厚,仿佛滔滔东流的黄河把自己坚韧、包容的内涵赋予了他、塑造了他。中国人尊称他人为哥,一来是因为亲切,二来是因为佩服。而贾庆礼之所以能成为大伙心目中的“米哥”,那是因为十年来,他在水稻种植、产业致富这条道路上,走出了一条让乡亲们交口称赞的“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了自己的”岁岁丰收、东衙稻乡“的梦想。谈起稻米种植,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门槛很低,无论育苗、插秧、浇水、拔草,都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其实不然。农业的本质是尊重自然,尊重生命,这是需要不断摸索学习的过程。虽然原阳种植稻米的时间很长,民间也积累传承了丰富的种植经验,但贾庆礼认为这远远不够。身处郑州这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周边,贾庆礼更能感受到城市消费的特点和市场发展的脉搏,那就是“绿色”和“健康”。因此,自年起,他就决心在稻米种植方面,走出一条不同的道路。选择容易,行动是困难重重的。曾得过风湿性强制性脊柱炎的贾庆礼,行动很不方便,无论是长途跋涉去学习,还是种植作业,都要比别人艰辛数倍。但是天生乐观的他,并没有打退堂鼓,也没有自怨自怜,而是积极参加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让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国家惠农政策和农业知识,了解了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知识拓展视野,最终经过多次市场摸底和培训学习,贾庆礼选择了种植原阳独一份的“富硒大米”。原阳是中国黄河稻米带的一颗明珠,天然具有稻米所需要的环境、土壤和水源条件。但是如果要种植富硒大米,那么意味着在“泡种、育秧、田间管理、施肥、除草”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这也意味着产出一份同样的大米,说付出的辛劳和努力是数倍的。使命在身,问题就不会成为问题。几年来,贾庆礼带着村里几个相熟的老伙计,有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力争在各个方面做到最好。例如,大米里的硒很重要,但是种植水稻时,怎么让稻谷稳定含硒却不容易,土壤里的硒难以被水稻吸收,有机肥投放也极易被雨水冲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贾庆礼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在稻谷种植的关键环节,减少普通化肥使用,严控农药使用量,使用专门的有机肥,同时严格按用量、时间、技术等要点实施,从而保证了大米富硒量的稳定。一切辛苦,都在丰收那一刻化为值得。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和河南农大宋家永教授和安霞光老师的大力帮助下,贾庆礼成功种植原阳富硒水稻,并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合格,达到国家规定的富硒标准(0、26ug/g)。当富硒大米种植出来,且到达国家标准后,贾庆礼觉得生命宛如水稻一样,实现了最美的绽放。最好的水稻,应该种在最美的家乡。为带动父老乡亲发家致富,年3月,贾庆礼发动父老乡亲入社,共同成立了原阳县东衙寺农牧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自己的水稻品牌“衙东稻香”。为把“衙东稻乡”的品牌打响,让更多人了解原阳富硒大米。同年丰收季,合作社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原阳富硒大米节”,受到各界人士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7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