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立夏第二天,天气异常炎热,我们专程来到京港澳原阳站口疫情防控卡点,医院副院长董世伟。乍一看,大家都有些惊愕,原本个子不高但很健壮的汉子,从3月17日至今,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已消瘦了许多,皮肤黝黑的失去了原来的颜色,只有笑起来的时候,还依然是那个开朗、温和的他。
问起当前的工作状况时,他表情有点严肃,介绍了在这里经历的复杂状况:我们接触的大多是长途司机。一路奔波到达目的地后,他们却不能及时休息,还要配合卡点人员排查,自然是烦躁、焦虑,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埋怨情绪,这些我们都应该理解。他交待团队所有的队员,决不能和司机朋友发生争执,一定要做到不同问题、不同对待,大家每个人都要掌握处理复杂状况的能力。
就这样,他在这个岗位上,坚守着原阳西大门。
身先士卒,勇于担当。自年元月,疫情在武汉暴发以来,董世伟一直多次带队驻守在京港澳高速原阳站。院领导劝他调休,他说:医院班子成员普遍年龄偏大,我比他们年轻,身体状况也比他们好,在那样一个负重工作的情况下,我比他们能承受。
在现场,董世伟细心规划,将51个队员分为三个小组,划分工作人员安全区、消毒区、安全通道等区域,并让队员轮岗休息,唯独没有把自己分配到轮岗的小组中,他说:我是总指挥,疫情一天不结束,我就一天不离开岗位。
最难熬的就是年8月那次疫情,在那个酷暑难耐的日子里身着防护服,在烈日、车流、地面温度熏蒸等恶劣环境下执勤,防护服里裹着湿透的衣服,高热的气流让不算年轻的他几经眩晕。但他不顾自身安危,还一直交待队员:注意身体,定时降温,只有保护好自己,大家才能更好地担起责任。
恪尽职守,兢兢业业。连续作战,无数次向车辆司机解释、协调,董世伟的喉咙异常沙哑,说话时总是使劲咽一下唾液,以减轻喉咙的疼痛。
据统计,5月3日深夜郑州封城到4日凌晨3点,短短几小时内,就排查来原返原车辆余辆,他和队员们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虽然非常疲惫,但被责任与信念支撑着,让这个高峰期没有发生任何疏漏,为原阳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日常高速口车辆平均通过余辆,因郑州疫情防控,近两天排查来原返原车辆缩减至余辆,但他依旧不敢松懈。要求大家更要仔细核查所有来原返原车辆司机的健康码、行程卡、核酸证明。做到了红黄码及时上报,不容一丝差池。
平易近人,同甘共苦。董世伟带领团队的51人,大部分队员是年轻人,每天风里雨里的面对来来往往的车辆和不同地区的人员,承受的压力不言而喻。董世伟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