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门考上北大,是穷且益坚

北京医院白癜风治疗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25820796848674143&wfr=spider&for=pc

寒门考上北大,是穷且益坚?

文/洪巧俊

这几天,寒门学子闫甲祥考上北大炒得很热。新闻说:河南中牟县的闫甲祥今年以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他的家庭条件艰苦,母亲种地,父亲打工,因此,他平时在学校非常节俭,高中最奢侈的花销就是5元的馍夹菜。3年来,他拿过47张奖状、10个荣誉证书。

首先巧哥祝贺这位寒门学子以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寒门学子考入北大成热门新闻,那是寒门考入清华北大的已越来越少。记得年7月1日《羊城晚报》曾报道,这年广东文、理科排名前十的学生中的19人,发现有17名高分生来自城市,只有2人来自农村。高分生的家庭背景也非常集中,父母中至少一方为教师、公务员的达10人,父母均为医生的有1人,父母至少一方为白领的有3人,剩余3人的父母为生意人。

这2人来自农村的或许只是农村户籍,人可能随父母在城里。如果一个农村孩子,如今在乡村学校读书,要实现清华北大梦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教育优质资源过于向城市地带集中,从而导致很多农村优秀学生失去更好的教育机会。如今农村家庭经济宽裕的,都会把孩子送进城里读书,有的父母甚至去陪读。

这也是巧哥祝贺闫甲祥的原因,这种家庭的孩子考上北大,如今是太难得了。

有人说,闫甲祥读高中最奢侈的花销就是5元的馍夹菜,是穷且益坚。“闫甲祥却完美的诠释了当代寒门也能出贵子。”

看后,巧哥又要忍不住骂人了,少他妈的穷且益坚!有多少人上北大清华,是穷且益坚的?穷是无奈,最奢侈的花销就是5元的馍夹菜,这难道不让人心酸?

还有新闻是这样描写的:“闫甲祥的父母亲都已年过半百,也都是没有文化的人,仅靠种地为生。家里虽有一处安置房,但是因为经济条件较差,家里连地砖也没有贴,整个家里也没有像样的家电。炎炎夏日,家中也仅有一台老式的落地扇……”

这没有什么值得炫耀与颂赞的,那是我们的耻辱!我们的莘莘学子最奢侈的花销就是5元的馍夹菜,巧哥想问问,那些黑脸与金发的留学生吃的是什么?奢侈的钱又是谁的?有没有农民的血汗钱?

“有人说上大学毕业还还不如去富士康打工嘲笑我们家里穷。甲祥上初中三年,连一块冰糕都没舍得买。上高中,人家的孩子一星期花50块钱,俺甲祥连20块都花不了。人家的孩子都是爸妈接送,俺甲祥从来都没让他爸和我接送过一次。”

城里的孩子读高中又何止是一星期花50块钱,元也不够花,他们补习一节课也是几百元,这就是富与穷的差别。

寒门学子最奢侈的花销就是5元的馍夹菜,让我们感到的不是穷且益坚的骄傲,而是寒心!没有哪个人愿意在贫困中活着,贫困得连学习资料都买不起,你愿意吗?

巧哥在贫困的乡村生活了近30年,高考落榜在农村种了8年田,连稿子都买不起的日子,对于一位文学青年来说,不是穷且益坚能解决的痛楚,那是一种心底的绝望。那个连电灯都没有的乡村时代,没有稿纸就无法投稿。没有体验过这种困苦与痛楚,那知这种痛感与心底的伤痕。

年6月11日巧哥写了《寒门学子输在“高速路上”》(可在人民网观点查看),讲的是高考期间,一封写给高考命题老师的信,意外蹿红网络。“尊敬的老师,高速公路对我而言,也只是电视上、报纸上和书本上的事。我走过的路只有乡间小道,最好的路也只是镇里的马路……第一次听到高速公路这个词语后,我曾经幻想有一天,我能够带着父亲一起走在那样的路上,宽阔平坦……父亲,一个一辈子只和土地打交道的质朴农民,他怎么会有车呢?”这位自称来自陕西阎良的农村学生自曝家事,痛诉自己“看到材料后,不知道如何提笔写信”。原来,这年陕西省高考作文题目是,女大学生举报在高速路上违反交规的父亲引发争议,考生可给女儿、父亲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

巧哥如此说,没想到,陕西的寒门学子这次高考竟然输在“高速路上”。众所周知,语文高考作文分值高,占比大,寒门学子没有这样的生活经历,作文考砸了,本来可上重点大学的就可能上一般的大学。这位考生走过的路只有乡间小道,最好的路也只是镇里的马路,他写这样的作文显然就没有真情实感,要写好拿高分就难。

不少寒门学子,看到这个作文题,可能和这位考生一样不知如何写。我家乡的村后是高速公路,前面是高铁,孩子们天天目睹高速公路上一辆辆风驰电掣般飞奔的汽车,闻听呼啸而过的火车,但他们大多没有上过高速公路,更没有坐过高铁,如果高考写类似的作文,我想他们同样会考砸,因为目睹不等于亲身阅历,就如农村孩子在电视上看过人喝咖啡,却不知咖啡是啥滋味一样。

以前我总认为寒门学子主要输在教育资源均衡上。现在看来,不仅仅输在教育资源均衡上,而是输在金钱和公平上。   

其实当今农村的教育资源犹如乡间小道,城里的教育资源犹如宽阔的高速公路,寒门学子们咋能不输?清华北大这样的重点大学,如今成了农村孩子遥远的梦,也就并不奇怪。

总有人说,成功的路不止一条,条条道路通罗马,但事实上,有多少人就在罗马,而寒门学子需要奋斗多少年才能到达罗马?

但是不奋斗,寒门学子不说到达罗马,而是无法改变命运,甚至与他们的父辈一样,穷极一生。

知识改变命运。对于任何一个学生而言,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应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关口,而对寒门学子来说,可能改变他的一生,这个家庭的命运从此改变。

对于寒门学子来说,在通往成功之路的当中,读书是一项成本最低的一条路径,可以说也是唯一的途径。闫甲祥考上北大,也将彻底地改变了未来的命运。

穷人读书不一定有出息,但不读一定是困在贫洼。人的高度和宽度都是靠读书累积的。读书可以开拓你的视野,丰富你的智慧,为你成功路上打下良好基础。那些读了大学没有出息的人,大多只是混了个大学文凭,问问他们大学读过几本书?

读书无用论只是失败者给自己找的借口。

读不了大学的农村孩子,只能面向黄土背朝天在家务农,或踏上打工之路。农村孩子进城读书,增加了农村家庭的负担,有的为了孩子读书,把家都读穷了。这也是那位四川崇州市女孩高考失利,父亲多次拉着女儿跳河的根本原因。

可以说,这些孩子的命运与家庭、乃至整个农村的命运密切相连,并深刻影响中国农村未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