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兵会盟发生在鲁成公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年,此后三年,晋楚两国有了一段短暂的和平时期。这段和平时期对当时中原的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晋楚两国可以趁机休养生息,而郑、宋、齐、鲁、陈、蔡等中小诸侯国,则可以暂时摆脱朝晋暮楚的选择困境。
不过,晋国人和楚国人心里都很清楚,这个停战协议只是让大家获得一个喘息的机会,双方迟早还是要兵戎相见。
据《左传·成公十二年》记载,弭兵会盟半年后,晋国的郤至来到楚国进行外交访问,楚共王设享礼招待他,楚国司马子反担任典礼的傧相。
郤至前来赴宴,正准备进入厅堂,忽然听到钟鼓齐鸣,乐声四起,他看看周围,并没有发现乐队的影子。原来,楚共王在正厅的地下建造了一个房间,让乐师们在地下室中演奏音乐。
郤至停下来,侧耳聆听乐师的演奏,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对,琢磨了一下,猛地一惊——这是天子招待诸侯时才可以使用的“肆夏之乐”啊!自己只是晋国的卿士,如何能享受如此高规格的待遇呢?!郤至赶忙退出来往回走。
子反在旁边一把拉住他,说:”时间不早了,我们的大王还在等着您呢,您快些进去吧!”
郤至推辞道:“贵国大王不忘记先君的友好,加之于下臣,用这样隆重的礼节对待我,又鸣钟击鼓,用‘肆夏’之乐来招待我。如果将来上天降福,两国国君相见,还有什么更高的礼节接待、用更尊贵的音乐来伴奏吗?下臣愧不敢当,不敢进入厅堂。”
郤至出身晋国的名门郤氏,郤氏有“四世八卿”的美名,家族底蕴深厚。郤至从小就深受礼乐制度的熏陶,熟知外交场合的辞令,他说的话滴水不漏,没有任何破绽。
司马子反大大咧咧地说:“如果将来真有那么一天,两位国君得以相见,哪里还需要奏乐,直接送对方一支箭就够了!您就不要推辞了,赶紧进去吧!”
子反的回答又实在又直接,他一语道破晋楚双方的和平只是表面文章,两国的最高统治者要想见面,只会是在战场上。
郤至回答道:“如果国君们用一支箭来互相招待,那就是最大的祸事了,哪里还有什么福分可言?天下大治的时候,诸侯们完成了天子赋予的使命之后,就会相互朝见,这时就会用到享礼和宴礼。享礼是用来教导恭敬勤俭的,因此虽然设有美酒和食物,但并不吃喝;宴礼是用来表示慈爱恩惠的,故而宾主尽兴,大快朵颐。用恭敬节俭来推行礼仪,用慈爱恩惠来施行政教,诸侯们就是通过这些措施来保护人民。《诗经·周南·兔置》中说:‘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英勇的武士,捍卫公侯。乱世来临之时,诸侯贪婪成性,为了满足扩张的欲望而无所顾忌,常常为了争夺尺寸之地而不顾百姓的死活,驱使百姓去送命,武士也被诸侯们当作心腹、股肱、爪牙。因此《诗经》还说:“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天下有道,公侯们就能护卫百姓,约束自己的心腹;天下大乱,则一切都会反过来。司马大人,您刚才说的话,是动乱之道,不能用来当作法则。然而,您是主人,我是客人,我怎能不听从您的吩咐呢?”
郤至说完,便走入厅堂,入席就座。
郤至是奉了晋厉公的命令来楚国进行外交访问的,所以,虽然他不认可楚共王君臣的做法,但还是完成自己的使命,然后返回晋国。
回国后,他把自己在郢都的经历告诉了士燮。士燮长叹一声,说道:“人要是无礼啊,必然会说话不算数。看来过不了多久,我们这些人又要上战场了!”
实际上,晋国为了日后的争霸作了更多的准备,只不过晋国君臣做事更加老练,首先占住了道义,让诸侯们不能轻易指摘他们。
弭兵会盟两年之后,郑国出兵攻击了自己的老对头许国。八月,郑穆公的儿子子罕率兵攻许,被许国的军队击败;二十三日,郑成公亲自领兵攻打许国,两天之后的二十五日,郑军攻入了许国都城的外城,许国被逼无奈,把叔申的封地割让给郑国,换取了郑国的撤兵。
许国一直受楚国庇护,郑国入侵许国,子反就想对郑国用兵。楚共王的弟弟子囊觉得此举不妥,就劝楚共王不要发动战争。子囊说:“咱们不久前刚刚与晋国签订了盟约,不应该快就背弃它。”
子反不以为然:“敌情对咱们有利,当然要进行攻伐,管他结盟不结盟呢!”
很多楚国大臣都没有把破坏盟约当回事,认为子反说的有道理。申叔时当时已经年迈,住在自己的封地申地养老,他听说子反打算攻打郑国,担忧地说:“子反要惹大麻烦了。诚信是立身的根本,受礼是待人的根本,这两样原则都丢弃了,祸患很快就要到来了。”
公元前年夏,楚国大军一路北上,首先攻占了郑国的暴隧,就是如今的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西南,然后继续向北进军,入侵了卫国,一直打到卫国的首止,即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东南。
楚国劳师远征,后防空虚。郑国大夫子罕趁机带兵南下袭击楚国,攻占了楚国的北部城邑新石。
晋国的中军将栾书很想率师与楚国一战,韩厥劝他说:“楚国背弃盟约,驱使百姓去打不义的战争,这样的人一定会被百姓所抛弃。所以,根本用不着咱们出兵,楚国自己就会出问题。”
郑国等不到晋国的援军,楚国的后勤补给线被郑国切断,双方都处于不利的地位。第二年春天,楚共王派公子成前往新郑,向郑成公提出和谈的条件:楚国把北部的汝阴割让给郑国。
许国国君许灵公因为国家多次遭受郑国的入侵,民不聊生,干脆向楚共王提出,将国人全部迁入楚国境内。楚共王答应了许国的请求,把叶城划给许国人居住,许国自此成为了楚国的国中国,而许国原来的土地则被送给了郑国。
这是自郑文公以来,郑国第一次在面对楚国时取得胜利,还获得了大片的土地。郑成公大喜过望,立刻背叛晋国,与楚国签订了盟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