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嘉县城往南二十里有个乡镇,叫太山镇,以前叫太山乡,太山镇政府所在地是太山村,太山村西边有两个村分别叫东古风村、西古风村。
一、太山村、东古风村、西古风村,三个村名的来历,和古代一个传说故事有关(火红的狼说三农原创)
获嘉县的南边是原阳县,原阳县和获嘉县相邻的地方有一个村叫口里村,口里村有一大户人家娄家,据说娄家是官宦世家,娄家祖上曾任唐朝宰相,其后娄家祖上还做过宋朝高官、明代高官,娄之棠在明代官居司马,后任内阁中书,娄之棠的儿子娄素臣在清朝先后任司马、学士。
据说这娄素臣可是个不简单的人物,他慈善心肠,凡遇到穷苦人、落难人向他求助,无不慷慨解囊。
特别是娄素臣还有划地成金的特异功能,其外出从不带钱,需要用钱时,就地一划,就能从地里刨出金银,拿走够自己用的,其余的重新埋起来。他走后别人到原地去刨,啥也没有。
据说娄素臣出远门从不住别人的店,遇到哪个店要住,就和店主商量,把店买下来,谈好价格后,就地一划,刨出金银,数够价钱,剩余的重新埋掉。他走后别人再去刨金银,啥也没有。买下店后,仍然照常经营,从不要租赁费,只作为自己来往住店用。
二、原阳县口里村娄家有一个传家宝,铁劈柴(火红的狼说三农原创)
据说娄家有三个祖传老物件叫铁劈柴,天冷时架起来就能燃烧,不用时挑开,火就会自动熄灭。后这铁劈柴传到娄素臣时候,这一年娄家娶了个新媳妇,天冷把三个铁劈柴架起来燃火取暖,后因火大暖和了,这新媳妇嫌热的烦躁不舒服,她不知道咋灭火,就用尿盆端水泼火,从此,这三个铁劈柴再也不会燃烧了,娄家从此以后也逐渐衰败。
娄素臣对风水特别讲究,他选风水宝地与众不同,生前对墓穴的选择上向儿子交代,殡葬时用铁索抬棺材往正北方不拐弯,啥时候铁索断,棺材落地,就是殡葬的好墓穴,可以保佑子孙后代富贵。
娄素臣死后,儿子按照遗愿抬着铁索系的棺材一直往北走,一直抬了好远了,铁索还没有断,这时管事的人和亲戚朋友以及儿子商量,边抬棺材边用钢锉锉铁索,让铁索快一点断开以便尽早下葬。
就这样,抬棺材的人一边走一边用钢锉锉铁索,一直来到了获嘉县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住着姓周的人,人们都把这个地方叫周巷,这个时候铁索断了,棺材落地,就按照娄素臣的遗愿在此地选墓定穴安葬了。
三、娄家后人图省事,断了娄家的龙脉(火红的狼说三农原创)
娄家后人不知道的是,娄素臣说的其实是隐语,他已经算准了其后人的气运,娄素臣棺材上的铁索如果不用钢锉锉断的话,再走几里就到了石河边,铁索就自动断了,这样娄素臣就能钻进石河,龙王就能吃掉他的尸体,娄素臣就能化成龙,继续保佑后人大富大贵,而且后人还能成为帝王。
娄素臣向后人说的是隐语,不能说透其中的含义,说透就不灵了。可惜娄家儿子没有遵从父亲的交代,娄家的气运从此中断了。
娄素臣的尸体没有埋到石河边,只好用力打洞钻向石河,怎奈娄家气运已尽,无力回天,打洞时只见土堆不断上涌而洞不见进展,娄素臣的墓穴很快就涌成了一个高大的土山。
当地官府见此情景大吃一惊,听请来的风水先生说,得赶快破掉娄家的风水,否则娄家后人就会出帝王夺江山,消息很快报给了清朝皇帝,皇帝下令不惜一切代价要破掉娄家的风水,下拨了大批银子,并下派能臣来到获嘉县督办,当地官府找能工巧匠,用几年的时间,在周巷大土山上挖了三眼深井,切断了娄家龙脉,又从山东泰山运来巨大石条,铺在三眼深井上,大石条上盖了个庙,压住了娄家风脉,断了娄家后人的风水。
四、周巷从此变成了太山村(火红的狼说三农原创)
从此以后,人们渐渐把周巷这个地方称作“泰山庙”,后来又称作“泰山”,为了和东岳泰山区分,后来就改称“太山”。至今,当地很多人仍然把太山称作“太山庙”。
听太山村的老人讲,在文革时期,太山村还存在这个大庙,就在现在乡政府的南边,后来这个大庙拆了。这就是太山村名的来历。
当时当地官府在周巷大土山上挖井盖庙施工时候,动用了大批劳工,整年吃住在大土山的西边,后来这个地方慢慢演变成了村庄,人们联想到大土山鼓起来形成山峰的模样,就把这个村庄称作“鼓峰”,后来渐渐叫成了“古风”,再后来,把东边的村叫“东古风”,把西边的村叫“西古风”。这就是东古风、西古风两个村名的来历。
东古风村建村几百年来,藏龙卧虎风云变幻,至今诞生出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一项就是东古风村罗汉拳。下期咱们就聊聊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古风村罗汉拳的故事。